锏川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31言情网www.31yq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乐援听完心中一怔。如今契丹强势得很,如果谈和的条件不满意,他们随时可以再次动攻击。如果要割地赔银,势必会激起民怨,到时局势更加不可控制。转身对杜重威说道:“不知大哥可有了主意?”杜重威故作忧虑地道:“暂时还没想到,所以请你过来商量。”乐援叹息道:“方今之计,也只有谈和这条路了,只是不知道契丹会提什么条件。”

杜重威见乐援同意谈和,心中一喜,说道:“贤弟,我等先打出谈和的诚意,至于条件,可以慢慢谈,廿天不行,可以谈三月,三月不成,可以谈一年。反正是缓兵之计,如果朝廷在中原歼灭乱军,自然会增兵代州。到那时,就不怕契丹不退兵。”杜重威眉飞色舞的道。说罢,拿出早已写好的求和信递给乐援。

乐援见这杜大人确实不是简单的人,如此缜密的思维,难怪可以坐到兵部刺史的职位。乐援接过信,说道:“大哥明智,我这就差人去办。”

乐援回到军中,即刻说了此行的目的,只见一个二十余岁的小兵毛遂自荐,带着杜重威的信去了敌军中。契丹虽然兵强马壮,但自兴兵以来,已经整得国内百姓怨声载道。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不过三十二岁,即位却有八年,这次对大唐用兵,他特意让自己的胞弟耶律李胡亲统大军,企图一举攻入中原。

契丹大军驻守在代州城外三十里。当杜重威的求和信到达契丹军营的时候,耶律李胡正在训斥作战不利的将军。那位唐军士兵站在门外,待他训斥完毕后才带进大帐。耶律李胡呵问道:“杜重威何时可降?”那士兵回答道:“杜大人并未说过归降一事,倒是有封信件,请将军过目。”

耶律李胡示意手下的将士将书信呈上来,看完信后随手撕掉,怒道:“杜重威缓兵之计的把戏也敢拿来献丑!来人啊,将这个南朝士兵拖出去斩了。”

那士兵听罢立刻将刀拔出,契丹士兵见这个南朝士兵违抗大将军之命,纷纷拔出刀,那小兵想到寡不敌众,但脸上仍未露出害怕的神色。这时,站在旁边一声不吭的契丹军师站了出来,阻拦到:“王爷,两国交战,不斩来使。”

耶律李胡不听劝告说道:“斩使以立威!南人狡猾无比,军师切莫误入其全套。”说罢便示意左右将那士兵拖下去。这时,那军师跪倒在地说道:“王爷,此事万万不可。”耶律李胡见状,吃了一惊,平时军师只对皇上下跪,如今确跪起他,让他受宠若惊。他立即上前将他扶起来说道:“罢了,让这个南朝士兵滚回代州城吧。”

那士兵听见耶律李胡的话,将手中的刀慢慢收了回去,然后昂着头走出大帐,飞身上马赶回代州城复命。

那军师起身后,耶律李胡不解地问道:“以军师之贵,平时皇兄见到你也要敬您三分,今日怎么会为一个南朝小兵下跪呢?”

那军师乃契丹皇帝的老师季拨优,今年五十三岁。他的父祖本是汉人,五十余年前因避王仙芝、黄巢之乱迁到代州边境,后来为了谋生到了契丹。季拨优的母亲虽然是契丹人,但他身上始终流淌着汉族的血液。季拨优的父亲是契丹的典藏使,负责收集各国的书籍。季拨优从小就知晓自己的身世,非常羡慕中原文化。他熟读诗书礼仪,在父亲去世后继承了典藏使之职,后来有幸遇见还是皇子的耶律德光,以渊博的知识博得他的信任和重用。耶律德光即为之后,季拨优被拜为左丞相。耶律德光深知自己的这个胞弟生性暴躁,此次征伐南朝,有意任命季拨优为军师协助耶律李胡。

只见季拨优缓缓答道:“王爷,你身为契丹的宗室大臣,当以契丹的利益为重。敢问王爷,您这次有把握灭掉南朝吗?”耶律李胡迟疑了一会,答道:“攻灭南朝可能不易,但攻破代州还是有很大的希望。”

“王爷,恕季某直言,当初皇上准备兴兵,为的是在国内树立威信,如今我们攻入代州百余里,皇上的文治武功已经得到充分彰显。这时如果我们还要继续用兵,不但难以有所突破,可能还要腹背受敌,陷皇上于进退维谷的地步。”

耶律李胡越听越糊涂,急忙问道:“请军师明示。”

季拨优见耶律李胡不过一介武夫,虽然久经沙场,但对政治一窍不通,于是耐心地分析道:“王爷,如今代州战局胶着。安西将军的兵马已经进城,我们如果在打下去,绝无胜算可言。到时候那些本来不服从皇上的大臣们就会私下里说三道四,如果朝中阴险奸诈之人再在皇上耳边煽风点火,皇上必然将失败的怒火转嫁到王爷和季某的头上,到时我们就吃不了兜着走。季某今年已经五十有余,皇上不会拿我怎么样。王爷,您是太后最小的儿子,今年刚满二十三岁,你得为自己的前朝着想啊。既然杜重威有意言和,我们何不顺水推舟,从中谋取利益呢?”

耶律李胡听完季拨优长长的剖析,方才领悟,心想:“母后辛辛苦苦请求皇兄让我统帅三军,为的是让我立下大功,好在契丹皇室有立足之地,真是难为她老人家了。”于是起身拜谢道:“今日小王听闻军师一席话,胜过在沙场驰骋十年。”又问道:“如果与南朝和谈,我们怎么做才能确保万无一失?”季拨优胸有成足地道。“假如王爷真的同意和谈,季某会给皇上书写一封密信,然后火送往上京。皇上看完信之后,肯定会同意我们的请求。到时候我们得到丰厚的谈和条件,皇上一定会龙颜大悦,对王爷大加赏赐的。这样一来,那些宗室大臣就不敢小觑王爷的本领了。”

耶律李胡听完军师之计,连连拍手道:“妙!妙!如果没有军师,小王几乎犯了大错。”

那个送信小兵回到安西将军府,诉说了在敌军中的遭遇。乐援听罢,对那个小兵道:“你为我军立下破敌的头功,特赏你白银五十两。”那小兵磕头谢恩。乐援扶他起身,笑着问道:“小兄弟,听说你也姓乐?”

那小兵回身站住,正在诧异间,见将军走过身来,方才回答道:“回禀将军,小的确实姓乐,草字天藏,”乐援道:“哦,和我是本家嘛!耶律李胡要斩你的时候,你怕不怕?”那小兵回答道:“回禀将军,说实话,当时心里真是乱成一团,担心不能回来想将军复命。”乐援道:“人到了那个时候,说不怕都是假的。小兄弟,你为人真诚,从今往后就留在我府上做参军吧。你放心,到时打仗的时候仍然会派你上沙场。”

乐天藏见将军如此平易近人,替人想得周全,说话也不失幽默,便痛快地答应了。

当天晚上,耶律李胡再此撤兵三十里以表和谈的诚意。乐援在城墙上向着契丹军营方向远眺,突然想起乐天藏白天提及那位契丹的军师,感叹真是有圣人佑我大唐。待敌军完全撤退至指定的地方,天色已经漆黑。乐援派人前去通知城南的杜重威,他得知敌军撤退的消息后,连着大笑三声,方才停止在屋内踱步,一倒头就在床上睡着了。

城西将军府这边,乐援回到卧室,乐异扬已经入睡。他看见到林含胭正在写信,就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想事情。林含胭写完信后,将它交给府上的一个士兵,托他连夜出去潞州送信报平安,然后躺在乐援的身边。

乐援转身抱着她说道:“胭妹,目前战事已经渐渐平息,我们可好好休息一阵。”林含胭乐祯娴躺在乐援的怀里,感觉已经好久没这样放松过。林含胭欲言又止:“乐郎,你要好好保重身体……”乐援以为她有难言之隐,也就没有追问下去。

第二天上午,林含胭起床时突然感觉头晕。乐援快步上前将她扶住,然后吩咐人马快去请军营的大夫到府上来。林含胭见他如此紧张,轻轻地道:“乐郎,没事的,可能是水土不服的缘故。”乐援道:“你最近太辛劳了。你先躺下休息一会。”

军中的大夫姓马,全名马如亥,本是在潞州游走的郎中。一年前因替张氏治好不眠之症而被乐援留在府上。前面因为乐援夫妇要来代州,便自告奋勇要求随军出征。这会,他正在为士兵把脉,听说将军夫人有恙,与那士兵交代几句,让他拿着方子去城中取药,然后随来人火前往城西的将军府。

马如亥随士兵进入房间,乐援正万分焦急地在屋内来回踱步,见他到来,上前迎道:“马先生,拙荆方才不适,有劳你跑一趟了。”马如亥答道:“将军莫慌,待在下为夫人把脉查探。”

说罢来到乐祯娴床边,轻轻将右手放在她的手腕。把脉结束,马如亥心中一怔,见乐祯娴脸上苍白,起身向乐援说道:“回禀将军,夫人的病奇特得很,她的心脉较常人凌乱,平时千万不可激动。”

乐援慌张地问道,“怎会如此?”马如亥道:“想来夫人生来既有此病,今日较往常辛劳,故而疾症方才显现。如今夫人身体虚弱,需要略加调理,在下现在就回军营为夫人写药方抓药。”

乐援送走马如亥,回到床边,一言不地看着自己的夫人。林含胭害羞地将头藏进被子里。乐援将她头上的被子轻轻移开,自责地道:“胭妹,为夫的疏忽啊!没有及时察觉你身体有痒,还让你做这么多家务事。”林含胭柔声道:“乐郎,为你做再多事我也不感觉累。”乐援道:“如今契丹大军还在城外,你身体又不舒服,待在这里不安全,我明日差人送你回潞州吧。”

林含胭听罢,摇摇头,握着丈夫的手道:“乐郞,你还记得我出来时说过的话吗?等你凯旋我们再一起回潞州。”乐援知道乐祯娴舍不得离开她,又担心她的身体,自言自语道:“不知道朝廷下一步准备怎么做?也不知道契丹谈和的条件朝廷能否接受。”林含胭安慰他道:“车到山前必有路,夫君不要太担心。”乐援对着她笑了。

这天,他没有去军营,也没有去城楼。而是在府上忙着为妻子煎药熬汤。到了晚上,府中来了一人,乐援定睛一看,没想到竟是杜重威杜刺史。杜重威道:“听闻弟妹身体有痒,特来探望!”

乐援请他到正室一起饮茶。两人寒暄几句后,乐援问道:“大哥,契丹两国今日可有派人前来接洽和谈之事?”杜重威放下茶杯,朝屋内外望了几眼,缓缓道:“贤弟,我今日前来的第二件事,便是与你商谈此事。”说罢从袖中取出一封信,上面署名递呈杜重威指挥使。杜重威把信递给乐援说道:“你读了便知。”

乐援小心打开信封,只见信上写道:“杜刺史阁下:我契丹疆域跨三千里之遥,甲士拥数百万之众。今中原之国君臣无道,不能行尧舜之治,致使宇内民怨沸腾,烽火贯南北。我国皇上念及两国同时轩辕黄帝后代,同祖同源,故兴兵前来,以救黎民于水火,扶大厦之将倾。今贵国欣然应允,前以呈谈和之辞。我国固愿引百万雄师,虎据代州之野,遥助贵国平息内患也。望阁下三思,以区区代州成就两国万年之好。耶律李胡谨再拜。”乐援读罢,愤怒地道,“真是一派胡言!代州军民五十余万,一朝交于敌手,就再无翻身的机会。”

杜重威也愤愤应道:“耶律李胡得寸进尺,乘人之危狮子大开口。”乐援见他与自己同仇敌忾,说道:“大哥所言极是,如今怎生得好?”杜重威用眼睛瞟了乐援,说道:“这正是大哥要与你商量的事情。和谈之事对我们至关重要,如果稍有差错,你我就轻将性命不保,重则遗臭万年。不如我们将这封信递予朝廷,请皇上定夺,到时,代州的命运就与我二人无关了。”

乐援听后默想片刻,说道:“目前朝廷在中原激战正酣,哪有时间理会此事?”

杜重威道:“贤弟此言差异,正是因为朝廷正在潞州与乱军鹿战,才不得不考虑代州的局势。如果代州被契丹攻陷,太原还能保得住吗?到时,恐怕整个中原都得归了契丹。事情紧急,来不及与贤弟商量,愚兄已经写好奏折。”乐援道:“既然这样,我愿意与大哥联名递呈奏折。”

杜重威见得到他的支持,拿出怀中的奏折,说道:“好,愚兄今晚就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潞州行营。”

乐援此时心绪烦乱,不仅是因为契丹咄咄逼人的态势,更是由于朝廷即将做出的决定。杜重威说的很有道理,乐援不愿接受即将生的事实。如果代州被割让,他有何面目面对与他一起奋战的代州军民。更重要的是,从此以后太原就没有了屏障,以后随时可能受到外族的威胁。他决不能让此事生。这时,他想到了自己的姐夫刘知远,希望他可以为自己出主意。于是连忙写信派人送与刘知远,请他劝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请朝廷收回成命。

但乐援还是晚了一步。第七天的傍晚,耶律李胡见自己和谈的条件迟迟没有得到答复,不顾军师季拨优的强烈反对,引兵攻打代州的南城门。代州军民刚刚迎战,突然接到杜重威不得开战的军令。乐援站在城墙上,望着城下的气势嚣张的敌军,叹了一口气。他走下城楼,在城门口等着杜重威的到来。不过,他没等到杜重威本人,却等到了朝廷的中使。

那中使三十岁年纪,白面红唇,身穿紫衣,头戴官帽。他走到乐援面前,大声道:“乐援接旨。”乐援连忙跪下接旨。中使将圣旨展开,大声读到: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安西将军乐援,劳苦功高,特加封为安西侯,暂居代州将军府。其所辖部下五万人即日起交与代州刺史杜重威统领。钦此!”

乐援三呼“万岁”接旨,起身恭送中使。那中使道:“安西侯,好好想想皇上对你的恩情吧,切莫再做辜负皇上的事情。”

乐援心中一惊,方才听闻兵权被卸,正想不出缘故来,如今听见中使故意将“再”字读的特别响亮,才幡然醒悟。既然中使已经去过杜重威府上,这会即将离开代州,乐援于是道:“中使大人,请您放心,乐援做什么事情自然心中有数,绝不敢辜负皇上,还望中使明察秋毫,勿听奸人所言。”中使头也不回地道:“安西侯好自为之,咱家这就启程回去面圣。”

乐援望着中使逐渐远去的背影,思索道,难道是杜重威出卖了自己?不然,他为何可以统帅五万安西大军。但他为何会做出这种事来?这时,他想到了那封信,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,那封信落入了杜重威之手。

想到这里,乐援翻身上马回府,将府内的亲兵召集起来,亲兵中唯独少了那日送信之人。乐援问道:“你们可曾见到他回来?”众人皆摇头。参军乐天藏回答道:“将军,在下估计到太原的行程,骑马最多不过两日,如今七日已过,莫非在路上遭遇不测?”

乐援听到他的话,突然想到代州城四处都是杜重威的人,那人未必出的了城。他示意大家回去做事,唯独留下了乐天藏,将那日生的事情全部告诉了他。乐天藏听完后已经被惊得目瞪口呆。他没想到代州堂堂刺史,居然会提出让朝廷将代州割让给契丹的主意。

乐援说道:“小兄弟,你刚刚说得对。”乐天藏应道:“将军,你将这一切告诉我,是信得过在下。在下知道将军是因为不忍放弃代州百姓,才被杜重威那小人设计陷害,兵权旁落。”

乐援怕怕他的肩膀,诚恳地问道:“小兄弟,能帮我一件事吗?”乐天藏道:“请将军明示!”乐援叹道:“如今密信已经落入杜重威手中,朝廷既然已经解除我的兵权,想必也会牵连我姐夫刘知远。而今之计,只有麻烦你连夜赶回太原通知他提前做好准备。小兄弟,你可愿意?”乐天藏正声答道:“在下一定万死不辞,保证将此信送到刘府。”乐援握着他的手,感慨地说道:“小兄弟,我代表一家上下感谢你了!”说罢,乐援鞠躬致以谢意。

乐天藏急忙上前扶着他说道:“将军对我有知遇之恩,在下平素里总想着此生恐怕都无以为报了,今日正是报答之时。”说罢告辞,乐援又关切的嘱咐道:“小兄弟,杜重威的人势必层层阻扰,出了这个门切莫大意。”乐天藏在门口回过身,拍拍身上的刀道:“将军放心,我乐天藏自小习武,刀剑从不离身,寻常人等奈何不了我。”

乐援这才松了一口气,回屋里去看林含胭。林含胭一早已经听闻丈夫被罢将封侯的事情,见到乐援,故意装作什么也不知道。乐援问道:“胭妹,你今天好些了吗?”林含胭笑着答道:“现在好多了。”乐援坐到她的身边,说道:“胭妹,从今天起,我会在府里好好陪着你。”林含胭道:“我的乐郞成了堂堂的安西侯。”说完将头藏到乐援的怀里。乐援说道:“胭妹,没想到我喜欢的那个小姑娘如今成了侯爵夫人。”林含胭用手抱着乐援,过了良久,才道:“只要我们恩恩爱爱,就算是做平常百姓,我也会过得很开心。”

两人好久没有在桌边这么愉快的谈心了。如今乐援身居闲职,可以多一点时间陪妻子。这几天无事的时候,他会想到乐天藏,想到杜重威,想到远在太原的家人,还有那份宣告代州命运的圣旨。

那日乐天藏离开安西侯府,随即骑马朝着西城门的方向而去。一路上,他察觉有数人一直尾随其后。

原来,自从杜重威离开安西将军府,他就安排人日夜盯着府内人员的一举一动。果然不出所料,他走后不到两个时辰,就现有人从后门悄悄离开将军府。那人还未走出城门,就被人打晕抬到杜重威的府上。杜重威从他身上搜出了那封密信,心中想道,这乐援敬酒不吃吃罚酒,居然跟他玩两面三刀的游戏。于是一不做二不休,再写上一封弹劾的奏折连同这封密信一起快马送到洛阳李从珂手中。奏折递上来的时候,李从珂正在与一班大臣讨论合围义军的事情。李从珂读罢这份奏章顿时大怒,立即降旨将乐援就地革职查办。这时,平时与乐援有私下往来的尚书右仆射汲匀渊站出来劝谏道:

“皇上万万不可,方今天下大乱,契丹伺机而起,国家危在旦夕,如非不赦之罪,决不可擅杀功臣,寒天下士子之心。乐援固然有失,举止行为仍不掩其忠勇之心,微臣建议可将其明升暗降,稍夺其兵权。至于杜重威,此人诚小人也,然方今国家危在旦夕,正是用人之际,对他也不可怠慢,还请皇上定夺。”

“既然汲爱卿为之求情,朕就依你之言。传朕旨意,封乐援为安西侯,削去其手中兵权,留在侯府调养身体;命杜重威掌管安西军五万兵马,都督代州诸军事,全权负责和谈之事;传令河东节度使石敬瑭,着其务必捉拿刘知远送至洛阳审讯。”

圣旨既下,杜重威一边加紧同契丹接触,一边加强对乐援的监视。这夜,藏在安西侯府外的几人见白日里并无异常人等进出乐府,于是闭上眼睛稍作休息。突然听见马蹄的声音传来,四人都惊醒了,抬头望去,现一名身穿黑色衣服的人正从乐府离开,四人于是全都上马,朝西城门方向赶去。乐天藏一面快马奔走,一边心中想到,这些人一定是杜重威的部下,如今在城内,不便动手,于是一声不吭记驰道到城门。

守城的士兵举起兵器拦到,其中一人道:“深夜出城,所为何事?”乐天藏回答道:“几位军爷,小的的老母亲这几日身体有痒,请了城中好几个大夫医治后仍无好转,现正欲出城请山中的老郎中回来。”这时,其中一名士兵上前道:“刺史大人近日下令,三更以后任何人不得出入代州城,我们几个是当差的,不能不能违抗军令。你还请回吧!”说完,这人转身向其他守城士兵望了一眼。

乐天藏心领神会,立刻拿出提前备好的银两递给他说道:“家母的病情是十万火急,小的现在已经心急如焚,还望几位军爷能够通融通融,让小的略尽一下绵薄的孝心。”说完,声泪俱下,那几位士兵见状,都说到:“看他也不像奸细,既然孝心可嘉,就让他出城吧。”那位士兵于是打开城门,放乐天藏离开代州城,并大声道:“城外艰险万分,望早去早回。”乐天藏在马上回过头,笑着道:“多谢军爷提醒,小的一定会保重身体。”说罢扬长而去。

那几位跟踪的人到了城门口,问了刚才的情况,一个一个对守城的士兵恨得咬牙切齿。但碍于刺史大人的面子,他们不免说破此行的目的,只是拿出杜重威的令牌,在马上趾高气扬的道:“尔等开城门,我们奉刺史大人的命令出城办事。”守城的士兵见有杜重威的指示,只得忍气吞声打开城门放他们出去。看着他们身后扬起的灰尘,其中一人愤愤不平地道:“同时当差之人,他们怎能这般嚣张!”另一人拍着他的肩膀道:“他们是杜重威的亲兵,在防州之时就跟随他。咱们只是一个守城门的。还好现在与契丹息兵了,不然,连咱们都得去同那契丹鞑子拼命。兄弟,你还是放宽心吧?”那人笑道:“大哥说的有道理,看着帮混账还能逍遥几时!”

那几人出了代州城,一直沿着大道到了山林间。乐天藏早已立马背对着站在他们身前。其中一人大声吼道:“你是何人,竟敢再次挡路?”乐天藏转过身,顺手提起马儿背上的刀说道:“阁下等人一路追随,难道不认得我了?”

那人心中一惊,本以为乐天藏已经逃的无影无踪,没想到他竟安然静待自己的到来。于是又问道:“你到底是何人?”乐天藏谈谈地回答道:“在下正是前几日被你们捉去的杨大的兄弟。”那几人大惊,连忙退后几步,扬起光亮的长刀,狠狠地道:“果然是乐援府中的人,今晚你就算插翅也难逃出代州城。”乐天藏问道:“杨大如今在何处?”其中一人冷冷地道:“他蓄意破坏和谈,触犯了军纪,已经被刺史大人处死了。”

乐天藏听罢,不由得热血冲头,心想:“杨大是奉将军之令出城,将军如今已经被解除兵权,杜重威一定不会放过他。我得办完事返回代州城才行。”那几人见他一声不说道:“看来你是怕了,现在就跟我们一起回去见杜大人,将乐**给你的事情统统说出来,也许刺史大人一高兴,就免了你的罪。”乐天藏听完笑道:“莫须有的罪名,你们只管加来。你们想要谋害乐将军,天地不容!”那几人见乐天藏不吃他们这一套,连忙道:“我等同在代州为朝廷办事,如今好言相劝,你不听,就被怪兄弟们得罪了!”

乐天藏想到:“这几人毕竟是为杜重威办事,如果不给他们颜色,他们势必不会善罢甘休。”于是跃身拔刀跃出两丈,恰好落在其中一人身前,那人触不及防,被他一掌打退三步。那人恼羞成怒,大喊着将手中的刀砍向乐天藏。乐天藏身子朝他胸外一斜,左手握住他的手腕,用力一震,只听那人“啊”的一声,手中的刀立刻掉到草地上。乐天藏左手迅滑到他的腋下,再用力一推,那人即被

弹倒在地。那人右手握着左手臂,在地上蜷着一团,大声喧哗:“一定不能让他活着离开代州城。”

众人见状,都举刀向乐天藏劈来,只见他两脚微曲,身体后仰,躲过这阵刀光,然后双脚踢向众人。那几人来不及躲闪,纷纷被击退。见数招都不管用,于是三人将乐天藏紧紧,试图做拼死一搏。熟料乐天藏一个翻身,待三人转身看时,他已经安稳地坐在马上。众人见乐天藏即将骑马逃跑,将手中的刀扔了过来。顷刻间,三把尖刀如利箭般朝他飞过来。千钧一之际,乐天藏横身卧在马背上,用手中的刀将从他鼻子前面掠过的尖刀击落在地,然后道:“今日暂且绕过你们,回去告诉杜重威,如果他再做有违天理的事情,我绝不会坐视不管!”

众人见自己的刀已经断为两截,都惊得目瞪口呆,只能眼看着乐天藏骑马离去。

四人悻悻地回到城中的刺史府,将前面生的一切一五一十告诉杜重威。杜重威听完大怒,拍着桌子骂道:“一群废物,连乐援手下的一个小兵都解决不了,养你们还有何用。”那几人跪在地上惊恐万分,屏住呼吸听着杜重威数落。杜重威见这几人手中的断刀,想到:“看来那人武功不凡。”又看到地上的这几人,心中不免有怒火焚烧,骂道:“你们还不跟我滚!”

那几人见捡回一条命,连忙磕头谢恩而去。等到他们离开之后,杜重威才坐下来,拿起台上的茶杯,心中想到:“没想到乐援如此厉害,手下有这等数一数二的高手,看来以后不能再掉以轻心。”

乐天藏加快了马鞭,连夜穿过太行山,第二天的晚上赶到太原。乐天藏自报家门,请求入府与刘知远相见。刘知远听见管家的回报,对乐祯娴道:“娴妹,你弟弟乐援派人回来了,我去去便回。”乐祯娴见他离去,心中不禁牵挂着远在代州的弟弟夫妇二人。

乐天藏自进入刘府,便觉得此处豪华典雅,心中正在猜测这家主人到底长得如何,但见管家领着一人走了进来。这人长得气度非凡,身高八尺,英气逼人。听见管家介绍,方知这人就是将军的姐夫刘知远。管家介绍完之后,递上两杯热茶,然后退下了。

刘知远请来人上座,见他一脸正气,举手投足间运气自如,于是问道:“这位兄弟也是习武之人,敢问尊姓大名?”乐天藏回答道:“在下乃将军手下监军,免贵姓乐,字天藏。今晚冒昧前来,多有打扰,还望大人赎罪。”刘知远想到刚刚管家通报,说他有重要事情相告,于是问道:“乐监军一夜前行五百里,未来得及休息就前来寒舍,不只有何紧急事情相告?”乐天藏听罢,连忙将怀里的信递过去说道:“大人一看便知。”

刘知远认得信封上乐援的亲笔字“十万火急,望亲启。”他一边打开信封,一边想到,边境已经停战,两国正在谈和,内弟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?等到读完信中的内容,他才恍然大悟,这时头上已经冒出滴滴冷汗。

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+
重生之平庸

重生之平庸

小陆爷
芸芸众生像,知难而退,还是迎难而上,想想,何必那么累,随波逐流吧!
都市 连载 173万字
嫁给病弱少主后每天都下不来炕

嫁给病弱少主后每天都下不来炕

七章半
安映禾医毒双绝,却穿成被算计嫁给病秧子的柔弱小可怜?眼看着整个府内仗着她没有靠山,个个都想骑在她头上,安映禾勾起唇瓣,“今天不出手,你们还真当我是怕了不成?”只是略施小计,搅合的几位尖酸夫人斗的头破血流;个个闹着要回娘家。被恶意克扣月例银子?靠着医术打出名气,来往看病的权贵纷纷捧着黄金上门求方子!眼瞅着小日子是越过越好了,身边的病弱少主,怎么也跟着瞧顺眼了?安映禾前脚刚出门,后脚少主就端茶倒水跟
都市 连载 28万字
重生九零:不做老实人

重生九零:不做老实人

皮皮的小猪
人到中年的乔伟一事无成,且遭遇中年危机。兄弟姐妹们混的最差的也是身家几千万的富翁,只有他在小县城拿着饿不死也富不了的死工资。强烈对比下,妻子天天骂他是窝囊废,儿子怪他没本事。如他这般平平无奇的普通人何其多,他知足常乐,并不觉得自己过的不好。有健康的身体,稳定的工作,退休后有退休工资,不知多少人羡慕他。忍者神龟乔伟顶着各种谩骂,依然按部就班的过着单调的生活。车祸让他回到十八岁。父母和兄弟姐妹们正劝
都市 连载 37万字
逍遥仙魔路

逍遥仙魔路

雾都神起
一颗透视珠,阅女无数!一把九脉神剑,威震诸天!一条仙魔路,唯我逍遥!本书精彩,敬请期待!
都市 连载 3万字
她儿砸被大佬盯上了

她儿砸被大佬盯上了

恩很宅
【隐形大佬vs超级大佬,生了一个天才大佬】18岁不谙世事的乔大小姐,被继母继妹联合算计,搞得身败名裂,赶出了乔家大门!7年后,涅槃重生的乔大小姐带着一只小...
都市 连载 292万字
凤命宠妃跋扈嚣张独得帝心

凤命宠妃跋扈嚣张独得帝心

天生瓜六
入宫两年,俪珠依旧只是一个透明小答应。幸而金凤命格终于觉醒,俪珠不再隐忍。初见皇帝,晋位常在,初次侍寝,晋位贵人,得宠不足一个月,就被封为一宫主位。俪珠以最明亮的姿态,开启了清宫最快进位模式,闪瞎了六宫嫔妃的眼。曾经在她低谷期克扣她份例的袁氏被她狠狠惩罚,贬为最为低贱的官女子;对她酸言酸语的布贵人从此难见天颜,在宫中孤独终老;就算是皇上从前最疼爱的荣宪公主对她敢有不敬,也被剥夺公主称号;哪怕是四
都市 连载 160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