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初袅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31言情网www.31yq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吃了饭,中午大太阳正热,黄四叔也没赶回码头去做活计。大中午太热了,都要在家休息,等日头不那么毒了,才去码头。

黄四叔搬了两条大长凳在树荫下给黄老汉躺着,另两条凳子上躺着打着赤膊的老叔。

黄梨还睡在摇窝里,黄德礼睡在树荫下的小竹床上,小肚子鼓鼓,睡的四仰八叉。

黄豆不肯睡,她就没有午睡的习惯,夏天除了私塾,她和老叔哥哥们只能趁中午早晚出去跑。

黄豆乖巧地在院子里陪着四婶做活计,四叔刚走,对面西厢念书的少年回来了,眉清目秀一个小少年,跟老叔差不多大年龄,一对比,老叔就像黑炭块,这个就像白面包子。

少年叫张良,听四婶说书读的不错,以前家里出过秀才,后来败了。

张良爹是独子,张嫂子生张良的时候难产,坏了身子,不能再生养了,全家就安心供张良读书,家里的地由张良爷奶和爹种着。

张良吃完饭就去了西后院看书了,那边树荫下凉风习习,黄豆凑过去看了一眼,又回来了。

张大嫂是个眉清目秀,皮肤白皙的妇人,很健谈,和四婶并肩坐着纳鞋底。

“听说房东要搬府城去了,他家儿子店里忙不开,老两口等秋天闺女嫁出去就过去了,这边房子要买了。”

“张大嫂,那我们是不是要搬家”四婶突闻消息有点不知所措。

“不知道呢,搬家也不容易,咱们是运气好,碰见个还不错的房东。要是碰见个蹬鼻子上脸,小气计较的房东就烦死了。”

张大嫂边说边拿针挠了挠头皮:“大妹子,你是刚来,不知道,我在这个镇子为了我家张良读私塾,已经住了四年了。”

“房东就换了三家,第一家,房东老太太天天来屋里巡视一遍,她家那些破桌子旧床不能磕碰一丁点,连窗户纸坏了一个洞都要管。他爹从乡下拔点葱带点菜放门口,转头就少一半!”

“后来,又换了一家,他家啥都好,就是孩子多,大大小小七八个。张良一回来,就跑屋里,又要拿书又要抹墨,害的我家张良功课都没办法做。”

“后来说了几次不来了,天天在院子里打孩子,不是这个哭就是那个闹。张良他爹就说搬吧,就搬到这了。”说完,张大嫂长长地叹了口气。

黄豆在一旁,边看妹妹黄梨打嗝,边竖起耳朵听四婶她们聊天。

“我家里的,码头做的还不错,看样子再做个几年还没问题。虽然我们娘三在这里,没做活吃白食,但是米面菜蔬都是家里拿的,不费钱。就是租房子花钱,实在不行我们娘三就回乡下,还能帮婆婆做点活计。”

黄四嫂觉得不行就回老家,就是黄老四天天来回跑不方便,中午吃食麻烦点。

“你家公婆好,让你在这边带孩子顺便照顾你家老四。搬回去不说早晚路上耽误时间,在码头上住宿吃饭可不好,还贵,时间长了身体就垮了。不如,再找房子租住,要是有活计能边看孩子边做就好了,贴补点家用也好。”张嫂子还是觉得住镇上方便。

黄四娘子性格温和,也拿不定主意:“再说吧,到时候问问公婆,我家公婆是拿得起大主意的人,听他们的准没错。”

两个人又絮絮叨叨唠叨一些东家长西家短的事情,黄豆听的昏昏欲睡。

没一会老叔和爷爷都醒了,起身用冷水洗了把脸,给灶房的材劈了,又把院墙边角不平的地方给修整了,坐下喝了两碗白开水,望望日头,已经有点西斜了!

下午,日头不那么毒了,黄老汉领着小儿子,三孙女回家。

一路黄豆和老叔跑跑玩玩,并不觉得累。

晚上,黄老汉躺在床上长叹一声:“唉,如果黄豆要是个男娃娃多好。”

黄奶奶还没上床,就着油灯在给老儿子缝褂子:“怎么了,男娃女娃不都是我们老黄家的种吗。”

“老四他们住的那栋房要卖了,老四俩口子还在寻思着让四媳妇带着孩子搬回来住,他早出晚归的多跑几步路。住在镇上,又要租房子,又顾不上田里的活。”

“这话没毛病,老四寻思的对呀。”黄奶奶看看老头皱起的眉头,抖了抖手中补好的褂子,顺手放在床边的桌子上。

“话是没错,但是你知道黄豆怎么说的吗”黄老汉看了老婆子一眼。

灯光下,隐约可见老伴的青丝里露出了白发。

“黄豆怎么说”黄奶奶踢了鞋子,推了推黄老汉:“往里面挪挪。”

老俩口从新婚第一天就是黄奶奶睡外面,黄老汉睡里面。

这是黄奶奶出嫁前娘嘱咐的,“做媳妇的,晚上睡外面,方便伺候男人。你夜里起夜,睡里面,起来惊了男人,他睡不好白天怎么做活。晚上男人要喝水了,你睡外面,也方便给他倒水。就是洗帕子什么的,也方便。”

黄老汉往里挪了挪窝:“黄豆说,不如把这栋宅子买下来。”

“哎呀,这妮子心可真大,人还没凳子高呢,咋想的。”黄奶奶还没躺下,索性盘腿坐了起来。

“黄豆路上和我算了一笔账,她说,这栋房子东面靠后临着集市,门前一条路是码头的必经之路,这房子正好在二条街道的中心位置。表面上看开不了商铺,做不了营生。但是,只要把东厢的二间屋门对着巷子一打开,做个小饭馆,闹中取静,绝对是个好地方。”黄老汉看着屋顶又深深叹了口气。

“我想了一路啊,这孩子说的一点没错啊!你看,咱们家孩子多,虽然地也不少,但是兄弟五个一分,也基本不算多了。以后孙子们更多,靠这几十亩地,怕养不活一大家子啊!”

“那,你的意思是想买”黄奶奶试探性地问。

“嗯,有点想,就是银子不太够。”黄老汉听见远处传来犬吠,翻了个身:“睡吧,睡吧,明天老四俩口子回来,我们全家开个会议议。”

一夜无话。

天一亮,黄桃在厨房帮着娘做饭,玉米贴饼,杂豆稀饭,干虾米熬大酱。

虾米是黄豆他们几个闲得没事捞的,黄豆最喜欢捞鱼摸虾。虾米和小鱼,新鲜的吃不出什么滋味,黄豆就晒了半篓子的虾米和小鱼干。

黄豆一早又忙去溪边提鱼篓,黄德磊不放心,一路跟着。

“哥,你以后想干嘛”黄豆问黄德磊,其实她很想问,你的理想是什么,不过怕她哥听不懂。

“多读一些书,识一些字,等满十二岁我想做点小买卖,挣钱盖房子,像镇上那些富户的青砖乌瓦的房子。”黄德磊想了想,一本正经地回答。

“你不想考秀才考状元啊”黄豆奇怪地问,按道理读私塾的人都会想考秀才做官的。

古往今来,读书确实是改变命运的一种最直接最算公平的一种方式。

“不想,你看看七爷爷,考了一辈子秀才,家里穷的都差点揭不开锅。秀才是那么好考的,多少秀才都是拿钱堆出来的,我安心挣钱,以后娘再生小弟弟,说不定还有希望。”

黄豆看了看自己亲哥哥,这是个务实的人,不孬。

老三黄富贵下地看稻子去了,三亩水田都种上了稻子,每年亩产也有个二百多斤。

六亩旱地种的玉米,等秋收后再种上麦子,菜园子里再种上一年四季不断的蔬菜瓜果。黄豆计算过,只要风调雨顺,交了公粮,扣除税收,一家人基本能混个温饱。

黄家属于村子里的富户,人多地多,村里吃不饱饭的人家不是没有。不过据黄豆观察,这是一个还算繁荣昌盛的年代。没有战争,官员也算清明。

黄德磊和黄豆看完鱼篓,回来就在粪堆上刨蚯蚓喂鸡,家里养了几只鸡,春天的时候有只老母鸡抱窝了,十二只鸡蛋,一个没黄,出了整整十二只小鸡。

这十二只小鸡成了黄豆三兄妹的宝贝,天天一早起来黄德磊就去翻家里攒的粪堆,有的时候还去摸点小鱼小虾回来给它们吃。

黄桃收拾菜园子的时候,也会挑点嫩草,老菜叶子回来剁碎了喂鸡。

而黄豆,缠着爹给她挑来了一堆细沙土,堆在院子一角。那是鸡群最爱去的地方,每天都要去翻找细小的石子吃。

黄老三扛着铁锨先去了水田,挨个看看每块地的田埂有没有漏水,地里缺不缺水。又去了旱地,旱地里庄稼长的很好,玉米已经快要成熟了,花生正开着花,黄豆也结了果。

黄家没懒人,兄弟几个勤快的很,家家地里基本上没有什么杂草。几个妯娌也勤快,各有各的优点,不得不说,黄老汉老两口会选儿媳妇。

一圈转回来,太阳已经升的老高了,黄老三进了院子刚洗了手坐下来吃饭。黄宝贵吧嗒吧嗒跑进来:“三哥,爹说让中午吃完饭都去大屋,四哥四嫂也回来了,有事商量。”

说完,也不等黄老三回答,又拖着鞋啪嗒啪嗒跑了,看方向应该是去了他大哥二哥家。

黄老三看看桌边给自己舀稀饭的媳妇问:“你说,爹能找我们兄弟几个啥事”

宋三嫂更是茫然:“这,我哪能知道,吃饭吧,不早了,等中午不就知道啦。”

黄豆看看爹又看看娘,心里想,我知道啊,但是我就是不说!

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+
洞破天机

洞破天机

十斗八车
人从何处来?为何逆天求仙? 仙到何处去?为何与天斗艳? 全新角度诠释一个你所不知道的天大秘密!
都市 连载 107万字
重生后林家姐弟杀疯了

重生后林家姐弟杀疯了

喵家大喵
现代的林夕为意外重生成为红楼世界的林承瑞,这位林黛玉早夭的幼弟。为了不让自己悲惨离世,做出了一系列的求生之举。疯狂交友,努力向上爬,在体验封建社会的同时也在尽力的保全自身,和众多好友一起,努力维护王朝的稳定。结果惊讶的发现自己的这位长姐也重生了,且看里姐弟二人如何在朝局动荡、贾府算计、生父早逝的日子里过好自己的日子。避雷:本文不喜贾家,偶尔的友好也只是为了主角更好的利用,只有娴熟技巧,没有一丝感
都市 连载 94万字
全能女神又娇又飒

全能女神又娇又飒

盛夏七分甜
(团宠、微玄幻、微悬疑、扒马甲、宠虐交加,体会不一样的刺激~)几次重生后,昔日丑小鸭转眼化作黑天鹅,成为帝都第一大家族唯一的女儿,肆意张扬从此成为她的代名词。大佬哥哥们∶我们是宝贝妹妹的脑残粉!同学们∶阮姐酷!阮姐飒!阮姐打脸啪啪啪!直到有一天,陆星阮误入“揽星阁”,看上了阁里矜贵清冷的雕刻师傅,开启了投怀送抱之路!某天,小姑娘把男人拦截在幽深小巷,摸着自己的心口缠上去“先生~我想你想得心口疼,
都市 连载 38万字
跨越盛夏遇见你

跨越盛夏遇见你

素衣无华
张念希再次醒来的时候一脸懵,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觉醒来回到了十五岁的那年盛夏,你说重回十五岁你要不也到中考填志愿前让自己重新做个选择吧!结果穿到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!入学后那个万人迷学长比前世还要对自己照顾多多。舍友说这么帅的学长不心动?张念希说我们家帅哥多得是免疫,前世沉迷于小说这一世是不停考试的张念希单身人设永不倒,咱小小年纪风月与我无关。五年后学生会成员聚会,学姐拿着她“看咱们当年的小学
都市 连载 36万字